全国咨询热线:13923733903

聚泓瀚科技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给机器人装上“最强大脑” 让产品生产找到“成本最低模式”
阅览次数:1241 次  
当前,VR技术的沉浸式体验正加速闯进人们的生活,不少甬企闻“风”而动。作为全球领先的光学影像系统方案解决商的聚泓瀚,更是靠着之前的良好积累,早早地就加入了“智能经济”的大合唱,大力发展智能化光学产品,赶上了世界光学产品转型的潮流,成为了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这个30多年前的“乡镇企业”如何发展成销售上百亿的上市公司?记者采访后感受到,紧跟时代发展的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生产使其勇立潮头的关键所在。

        微创新凝聚起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手机相机、监控探头、行车记录仪……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带“眼睛”的数码产品或智能可视系统都离不开镜头,一个纤薄如硬币的镜片,一个大小如纽扣的镜头里面有多大学问,聚泓瀚又是怎样做到全球领先?
 
        “简简单单一个镜头、一个摄像模组,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聚泓瀚子公司聚泓瀚车载光学负责人裘文伟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在2004年以前,聚泓瀚就在光学领域闯出了名堂,当时有家德国企业找到聚泓瀚集团谈业务,说要一批装在汽车上的镜头。
 
        “当时我们想简单了,以为装在汽车上跟装在其他地方没什么区别,不就是一个镜头嘛。” 裘文伟说,就按照常规要求做了。
 
        客户拿到货品后,做了各种信赖性测试,比如各项震动试验、温湿度试验和化学试验等。结果,镜头出现了破损、图像变模糊、表面出现腐蚀等现象。
 
        这时,聚泓瀚才认识到车载镜头与一般镜头的品质要求有着巨大的差别。之后,聚泓瀚集团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量,通过1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形成了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研发创新模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靠着一个一个的微创新,凝聚起了一般镜头厂商短期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
 
        正是源于对科技创新的不断追求,聚泓瀚创造了一个个行业奇迹——用5年时间坐上全球车载镜头的“头把交椅”,用10时间从手机模组“新手”变成该行业的“翘楚”……

        提前布局VR项目引起了加总理关注
 
        现如今,VR技术正加速向游戏、影视等娱乐领域扩张,被业界广泛称为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风口,光学元件作为VR的核心设备一直是推动VR技术的重要基石。
 
        聚泓瀚在光学镜片、镜头、3D交互镜头等方面拥有强大基础,一直是VR光学组件的重要供货商。
 
        为了把握万物互联下智能光学广泛应用的发展趋势,系统提升企业软硬融合能力,聚泓瀚集团去年又在杭州成立了浙江聚泓瀚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聚焦3D智能光学在个人消费领域中的新应用。
 
        近年来,聚泓瀚生产的全景相机模块、运动相机模块、虚拟现实模块、生物识别模块等众多新品已在美国CES展上集体亮相过,受到了国际客户的好评。
 
        去年,在G20活动之一的加中贸易理事会商务签约仪式上,聚泓瀚成功与加拿大公司Bubl Technology Ltd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最新一代全景相机。项目还得到了特鲁多总理、加拿大贸易部长、中加贸易理事会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原来我们主要做高精度、紧凑型的光学摄像模块,智能光学这个公司,它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结合了智能化的概念,这个产品本身,我们叫它SMART  EYE,也就是智慧型眼睛。未来的产品,本身结合了智能的软件和算法在里面,使得产品的附加值更高,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时代到来的市场需求。”浙江聚泓瀚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忠伟告诉记者。
 
        这家新公司除在杭州设立研发中心外,在美国也设有办事处,业务辐射美国、加拿大,此次与加拿大企业合作的新型全景相机是其中的一个方向。
 
        机器换人提前转型升级换代
 
        科技创新是基础,不仅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也让生产方式产生巨大变革。
 
        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中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正在不断消失。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发达国家推进“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全球制造业高端化竞争趋势日益明显。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改变过多依赖劳动力的增长方式,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成为中国制造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之选。
 
        作为国内光学行业“龙头”的聚泓瀚,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要素制约加剧等严峻挑战,亟待转型升级。
 
        早在2007年,聚泓瀚浙江光学镜头制造部就导入了第一台自动剪片机,开启了聚泓瀚在生产自动化改造方面的尝试。同年,聚泓瀚浙江光学镜片制造部也开始导入自动芯取机,使芯取这一传统光学工序也逐步走向了自动化。
2010年,聚泓瀚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战略,其中一条途径就是“在生产方式上,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自此,聚泓瀚的生产自动化改造进程也开始进入快车道。
 
        如今,聚泓瀚的自动化改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大批自动设备研制而成,用工成本大幅度降低,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
 
        以成品测试机为例,和CCM机台相比,效率可提升150%左右,测试成本下降38%,可减少人员成本1560万/年,同时可减少占地面积260平米,节省的厂房面积至少可用于扩充两条新产线。如今,该设备已成功升级至第二代,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部分产品的测试视场角由80度扩大为100度,可满足大视场模组的测试需求,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智能柔性生产给机器人装“最强大脑”
 
        去年8月18日,宁波成为全国第一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其中,智能制造是个关键词。 
 
        其中,智能制造是个关键词。究竟什么是“智能制造”?记者走进聚泓瀚新安装的智能生产线一探究竟。
 
        “所谓柔性生产就是在一台(套)设备上完成多任务操作。”聚泓瀚子公司聚泓瀚智能科技负责人翁九星告诉记者,整套“智能柔性生产线”包括一条流水线和一套智能数字工厂管理系统。其中流水线能实现几种产品共线生产:先由机器人用机器视觉把产品抓取到流水线上,再按照各自的规划路径实现自动生产。整条流水线包括上料、组装、检测、下料等四道生产工艺。
 
        在一个组装工位,记者看到两个机械手各有10余套夹具。根据不同的零部件,两个机械手自动切换夹具,协同完成一个精密产品的组装。据介绍,该产品的安装精度可达5微米(1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人工无法企及普通机械手也做不到。在一个检测工位,记者看到,这里的机械手同样拥有10余套夹具,可以完成多种零部件、多个角度的测量,以全面验证产品质量。
 
        翁九星告诉记者,智能制造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在此基础上把每个生产节点的数据采集起来,通过数据建模,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为产品生产找到一个最合适、成本最低的制造模式。“自动化生产就像从自行车换成汽车,速度会快但并不是一路畅通,比如遇到道路拥堵,智能制造就是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大数据支撑来实现设备生产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的无缝结合,实现科学调配。”
 
        近年来,随着聚泓瀚大规模实施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凭借在机器人视觉处理系统、管理系统、控制系统上的集成优势,公司自主研发了一套智能制造技术解决方案,并成功在公司内部得到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15年,聚泓瀚正式进军智能制造领域,单独成立了子公司,也就是聚泓瀚智能科技。不到两年的时间,聚泓瀚智能科技的智能柔性生产整体解决方案成功中标某国家级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智能生产线项目,牵头承担的“光电摄像模组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运行管理综合标准化与试验验证系统”项目成功入围“2016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名单,填补行业空白。
联系我们